一条完整的水果罐头生产线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部分,其组装和集成顺序有着严格的逻辑。
| 模块顺序 | 功能模块 | 核心设备 | 功能与作用 |
|---|---|---|---|
| 1. 前处理模块 | 原料清洗与挑选 | 提升机、滚杠清洗机、气泡清洗机、挑选台 | 将水果提升、进行粗洗、精洗,并人工或机器视觉剔除不合格品。 |
| 2. 预处理模块 | 去皮/去核/切分 | 去皮机(机械、蒸汽)、去核机、切片机 | 根据水果特性(如桃、梨、菠萝)进行去皮、去核、切块等处理。 |
| 3. 装填模块 | 灌装与加汁 | 定量装果机、 syrup机(配汁机)、灌装桶 | 将处理好的水果准确装入空罐,并注入糖水或果汁。 |
| 4. 封盖模块 | 密封 | 真空封罐机/旋盖机 | 抽除罐内空气并立即密封,形成真空,确保罐头长期保存。 |
| 5. 杀菌模块 | 杀菌与冷却 | 杀菌釜(静置式/回转式)、冷却池 | 通过高温高压杀死微生物,然后快速冷却以防止过度烹饪。 |
| 6. 后段包装 | 贴标与包装 | 吹干机、贴标机、喷码机、装箱机 | 将罐头表面吹干、贴标、喷印生产日期,最后自动装箱。 |
第一阶段:基础准备与规划
工艺设计先行:明确要生产的水果种类(桃、橘、黄桃等)、产能(如每小时1吨)、包装形式(马口铁罐、玻璃罐)。这是所有设备选型的依据。
工厂布局规划:根据工艺流程(不可逆原则)绘制设备布局图。必须考虑:
物流通道:原料入口、成品出口。
公用工程:水、电、蒸汽的接口位置和容量。
排水与通风。
基础设施施工:完成地面平整、设备基础浇筑、水电气管线预埋。
第二阶段:设备就位与初步连接
设备进场与定位:按照工艺流程,从前处理到后包装,依次将设备吊装、搬运到预定位置。使用水平仪确保设备安装平稳。
公用工程连接:
水路:连接清洗机、配汁机、杀菌釜冷却管道等,确保供水压力和流量。
电路:由专业电工按照电气图纸,将各设备动力线和控制线接入主电源和PLC控制柜。
汽路:连接需要蒸汽的设备(如去皮机、杀菌釜),确保管道密封性和耐压性。
第三阶段:机械与控制系统集成
传送系统联动:调整各单机设备之间的输送带高度和速度,确保物料(水果、罐体)能够平稳、顺畅地传递,无滞留或跌落。
控制系统调试:这是生产线的“大脑”。在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中编写或调用控制程序,在HMI(人机界面)上逐一测试:
单机启停、调速。
全线联动控制(启动/停止序列)。
关键参数设置(如杀菌温度时间、灌装量)。
第四阶段:试运行与精细调试
空载运行:不投料,全线启动,检查设备运转是否平稳,有无异响,传送带是否跑偏。
水模拟测试:用清水代替糖水和原料,测试:
密封性:检查管路和罐体连接处有无泄漏。
灌装精度:调整灌装头,确保每罐液位一致。
封口质量:取样检测封口紧密性(如用投影仪测量“三率”)。
负载试生产:投入少量真实原料,从清洗到杀菌完整跑通流程。
工艺参数优化:根据成品效果,微调去皮时间、杀菌温度曲线等。
问题排查:解决可能出现的堵料、破碎率高等问题。
扫码加微信